人物簡介
書畫作品多次參選國內外藝術展賽均被收藏。先後在市、省、國家級文藝類雜誌社、出版社工作,曾任欄目編輯、采編部主任、執行主編,採訪報導、編輯出版文字計百萬字。
獲獎收藏
個展:
2009年2月,舉辦《情系北部灣—鍾德水墨畫展》(廣西) ;
群展:
2000年6月,水墨作品《霧鎖江山》,入選首屆廣西學生美術作品展(廣西);
2000年6月,水墨作品《港》獲得文化部、中國美協、中國書協聯合主辦的首屆中華世紀之光中國書畫大展優秀獎(北京);
2000年7月,水墨作品《海天》獲得文化部、中國美協、中國書協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華世紀之光中國書畫大展二等獎(北京);
2001年12月,書法作品《鷹擊長空》,獲得中國文聯主辦的二十一世紀首屆中國書畫藝術精品大展佳作獎(北京);
2002年2月,水墨作品《總理》,獲得文化部主辦的中國國際科技文化成果博覽會書畫大展金獎(北京);
2009年9月,水墨作品《漁港跡景》,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第十一屆美展廣西展區(廣西);
2009年11月,水墨作品《海洋水墨系列25》,入選北京萬盛園國際藝術中心藝術展(北京);
2009年11月,水墨作品《海洋水墨系列》,入選中國宋莊網徵集80後藝術家網路展(北京);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參與策展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九屆全國水彩·粉畫展(寧波);
2011年1月,水墨作品《城市跡象》、《巢生萬物》,入選“放眼中國”——第15屆法國:
巴黎羅浮宮國際文化藝術展暨《2011法國羅浮宮-首屆中國美術作品邀請展》(法國);
2011年6月,水墨作品《海洋水墨系列1-6》,入選“感·知——劉西潔師生水墨作品展”(上海);
2011年7月,水墨作品《海天語錄》參加2011瑞平國拍——中國書畫保真專場拍賣會(北京) ;
2012年7月,水墨作品《墨韻清居》受邀參加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主辦第二屆中非民間論壇中國書畫邀請展(蘇州);
2012年9月,應新加坡書法家協會、馬來西亞南方學院之邀到新加坡、馬來西亞進行文化訪問;
2012年11月,水墨作品《中華寺》入選尼泊爾藍毗尼開發基金委員會主辦的2012年尼泊爾藍毗尼《十方》朝聖國際書畫展(尼泊爾);
2013年8月,受台灣東森亞洲衛視之邀訪談節目——解讀中國青年畫家鍾德的“藝術人生”(台灣);
2014年3月,水墨作品《大金塔》、《月下民居》通過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評審並作為重要國禮贈送外國黨政領導人收藏。
作品賞析
從蔚藍的世界中開始建構
——訪“80後”青年水墨畫家鍾德
對於他來說,水墨永遠是一個謎。
在他的水墨作品中,那些屢次出現的“藍色”總是被大家關注,海洋代表什麼?、老房子代表什麼?、月亮代表什麼?……他認為,那些所謂的代表,他說了不算。因為水墨的本身就是一個謎。他執著於用水墨本身來表達自己的理念,經過長時間的創作探索,他的“海洋與建築”系列作品就表達出了這樣一種境界,引起藝術界的廣泛關注。他就是青年水墨畫家鍾德。
走進鳥巢旁邊鍾德的畫室,就如同走進了他的畫裡。一張湛藍的畫氈,一扇淺藍的窗簾,一塊深藍的被單,一幅幅泛藍的水墨畫,當然還有一位正在畫紙前創作的青年——鍾德。與畫中那些藍調的海洋風景動物或者滄桑的老房子不同的是,鍾德白皙的臉上,總是一副坦然自若,灑脫不羈的神情。當水墨畫呈現出的是多樣的創作樣式和內容的景象時,鍾德以平和的心態判晰汗口刪除各種信息,堅持自己的創造理念和圖式。面對評論家與觀眾的分析與解讀,鍾德不置可否,他尊重每一位欣賞者的目光,甚至是大家不同的見解,他說:“作品一旦走出畫室,再不由自己來分說了,如逐一解說,那就索然無味了。”
“80 後”一代的精神探索
鍾德,1985年出生於廣西防城港市,畢業西安美術學院,現為國家海洋局中國海洋畫研究院藝術理論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廣西分會會員。作品多次參選國內外藝術展賽並獲獎,分別被中共中央有關機關、尼泊爾藍毗尼開發基金委員會、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上海徐匯藝術館、新加坡書法家協會等國內外收藏機構收藏。作品先後在中國重要外事活動上,由國家領導人作為珍貴的國禮,贈送給多個國家元首及政要。被認為是“80後”青年水墨畫家中的佼佼者。因此,他的作品也被評論家們將他歸於了“80後”藝術家的評判價值體系中。
“80 後”一代處於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但這一進程同時也伴隨著社會競爭和自我精神的物化。它充滿進步的粗放性力量,令人新奇和想像,使這一代在青春期開始就陷入一種上一代從未有過的自我矛盾和彷徨的狀態。
前段時間,鍾德撰寫了一篇《爸爸去哪兒?——探尋中國80後水墨畫家的生存狀態》,此文一出即引起學術媒體界的廣泛關注。他在開文中說:“水墨,父輩在玩,孩子也要玩,的確好玩!不過,如果非要打上“薑還是老的辣”之類的標籤予以生硬群分的話,那么這幫孩子不得不啃一聲“爸爸去哪兒?”。他就當前的畫家作品價值的評判標準是以“老辣”為好,還是“鮮嫩”為佳等問題,他逐深地闡述:“中國社會本身就缺乏對中國當代水墨的解讀,甚至是誤讀傳統水墨與當代水墨的性質,這跟當代水墨一直以來處於中國藝術的邊緣位置有關,同時也是當代水墨創作群體缺失‘80後’的重要原因。但是解決這個問題並不是某一單方面的力量來完成的,而是需要社會教育的關注和學術的支持、市場的導引、策展界的重視。‘80後’水墨畫家是否引起關注?直接影響中國當代水墨關注當下社會狀態思考的延伸,不要邊緣或者忽視缺失新生代,組合不同年齡階段創作的新樣式,構成中國當代水墨主力軍和新生代複合型的發展繁榮景象。這是‘80後’對於中國當代水墨的承上啟下的意義與責任。”
鍾德正巧踩在了“從未有過的自我矛盾和彷徨”這根線上,他更是以自己的作品來踐行,從他的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畫面中靜秘的“藍、黑、黃”的色彩所感觸,每一種顏色都純粹到極致;他拋棄了“80後”畫家作品中普遍流行的自拍虛擬、躁動玩偶、風行卡通等元素,卻獨闢蹊徑選擇比較符合自我心靈歸宿的寂靜海洋、帆影點點、閃爍漁火、滄桑民居、蒼勁松柏為創作主題,正是他從濃郁的歷史感和文化氣質中從容不迫地尋找到了對於這個時代的思辨立場。
從蔚藍開始建構
畫如其人,他的性格大概也是這般蔚藍寧靜。出生於廣西北部灣海域的他,自幼受海洋文化薰陶,孕育了他接納包容,探索創新的海洋性格。鍾德尤其對北部灣地區的海洋民間藝術十分鐘情,選擇獨具地域海洋的創作雖是機緣巧合,但其濃郁的海洋民族特色無疑也契合了他內心對海洋文化厚重感的認同。他說:“宣紙上面的那一處寂靜的海岸線,讓我感到一種親切的生命感,這種生命感不僅僅是地域本身的生理特徵,更多的感覺是它來自民間那種具有明顯地域特徵和精神風貌等內在的文化生命,還有一種濃烈的鄉土氣息。”
鍾德選擇在這一蔚藍的世界裡,試以畫筆打破了時空的界域,以濃郁的、富有激情的筆墨來描繪他的所見所想。在這些情感飽滿、意趣盎然的藝術世界裡,畫者在語態上並沒有追求一個連貫的敘事過程,而是以跳躍式的、跨時空的方式來解析和表達,並脫離了景物的典型性,淡化了客觀真在的因素和痕跡,強化了象徵的意味。作者所表達的主題,有些是冷凝的、思辨的,富有某種程式上的哲學意味和禪機。在《造航母的工廠》一畫中,作者先將密密麻麻的腳手架、工人、電焊火花構成的線條作無序排列於畫面的左側;擁擠的工作空間,複雜的施工結構,難免讓人產生有焦慮之感,但他設法化解這一矛盾,在龐大的航母上空設計了幾大天藍色塊,畫面的右邊更是大面積的留白設計,巧妙地運用點線面的對比,緩和了整個畫面,從而營造了一種和諧的氛圍。作者強烈地傳達了一種海洋環境與人,即矛盾又統一的辯證關係,以現實主義的態度來反思當前人與海洋的關係。而更多的畫作則是溫情的、內斂的,如《我思念的港灣》《歸鄉時光》等,我們可以由然的從畫面中讀到畫者對於故土的深情眷戀。
海洋與建築的空間共融
鍾德的畫在語態上是全新而獨有的。鍾德大膽的借鑑外來藝術的影響,積極地進行畫面的形式語言創新,向傳統、民間和西方現代攫取藝術創作的靈感,把現代的觀念體系溶解在傳統的中國畫的形式中,追求一種介乎有形與無形的文化隱喻,神秘與直白的審美意蘊。由此觀之,可以看到鍾德由海洋系列到中國古民居系列創作思索軌跡,他對傳統中國文化的深層認知。不僅如此,鍾德在古民居的傳統美學的基礎上,恰當地融入了當代的審美意識。他有效的借鑑了設計的形式、表現手法和語言,並成功擺脫了語言與思想的脫節問題,實現了個人化語言的轉換,並形成了個人化的語言風格及圖式。在其作品中,《月下民居》是鍾德的民居系列的重要代表作,我們很難看到那種由於語言運用不當而導致繪畫作品的“失語”現象,也看不到那種“製作”的跡象,中國畫中“寫”的味道依然濃郁。月牙彎彎於青天之上,天低下幾束強烈的白光把我們引向金碧輝煌的瓦頂,它們不是依靠古建築平面單一的造型變化,而是抽調出一系列的樓居之巔頂來作為突出空間豐富序列,情緒自然會由低至高,再由高至低地起伏。建築群的格局也由小至大,再由大至小地變化,傳統圖式上的居式的平面序列已被打破。再由近至遠的藍—赭石—黃—藍的巧妙設色運用,將意境抒發得更為深遠,鍾德將寫意的水墨藝術和嚴謹的建築透視藝術完美結合在一起,不拘泥於東西方的藝術形式,抒發其內心激情,呈現出自然之美和詩畫意境,這種表達在中國水墨畫家中是獨特的。此作經過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評審,已經入選該部對外工作交流重要國禮,並贈送外國黨政領導人,在對外交流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增進中外政黨和文化交流所作出重要貢獻,受到了外賓的一致好評。
欣賞他指畫水墨《春回彎彎》,層層疊疊居群大紅楹聯點綴其中,庭院深深深幾許,有如遠寺鐘聲,空中迴蕩。畫中蔚藍港灣、舟影點點、舞動樹枝、自上而下地映入眼帘,藝術形象在更替、變化,情思、意境層層生髮、漸漸深入。作者始終用畫面中的形象來左右著觀者的視線,激發觀者的情趣,步步引人入勝。中國文化的基本取向——中和之美,海洋生態與人類生存空間相互的獨立思考,在其作品中亦得予自然流露。這可能得益於畫者在對中國畫的探索中,對文化境界及文化價值上的自覺追尋。
“80後”水墨畫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
2011年7月30日的瑞平國際中國書畫保真專場拍賣會在北京亞洲大酒店隆重開拍。此次拍賣會精選百餘件當代、近代、現代書畫大家崔如琢、韓美林、范曾、劉文西、徐希、王成喜、於志學、范揚、張大千、齊白石、吳作人、傅抱石等名家作品。本場拍賣會總成交額3872萬元,成交率達到99%。其中鍾德更是以本場拍賣會最年輕的藝術家作品《海天語錄》高價落槌成交。
此次的拍賣會中鍾德的《海天語錄》能一舉得魁也並非偶然,據現場拍得此畫作的新加坡收藏家林先生透露,中國現當代的書畫收藏是正當時機,而要在眾多作品中挑得有價值的作品更是一門學問,重中之重當屬作品的獨特性與意義性,而非常有發展潛力的青年畫家鍾德的《海天語錄》則是他心目中的不二之選,這次來到拍賣會也是看準了鍾德的海洋水墨而來了,所以勢在必得。從此次的拍賣會上也不難看出現書畫收藏的大環境需求,書畫收藏市場更需要的是像鍾德這種能凸顯個人獨特魅力的具有靈魂的作品,這也讓我們看到了收藏有潛力青年畫家新水墨作品的大好前景。
當藝術市場濾去繁華的泡沫後漸漸回歸理性,畫家的學識修養越來越成為衡量藝術作品價值的重要標桿。這在“80後”青年畫家群體發展中尤為明顯。評論家這樣解讀鍾德的作品:他將地域、海洋、歷史、文化、記憶與現實、理想、思考相融匯,表現出海洋與人的生態。當代水墨的表現技法,神秘莊嚴的畫面氛圍,有機構成的畫面特徵,複雜深邃的思想意境,共同構成了他個人獨特的藝術氣質。某種程度上,他的藝術,與他潛意識成長記憶中的文化根源與身處當代現實中的碰撞思考相關,以試圖在地域文化和心理層面上尋求當代人的深思共鳴。他專注於繪畫的純粹性,更善於吸納藝術精華,更敢於直面社會的問題,其獨特的風格式樣、創作思想、創作觀念、表現形式日臻成熟。毫無疑問,鍾德是“80後”水墨畫家發展中的重要代表之一,我們期待他在今後的藝術創作中有更出色的表現。
載自2014.04.11《中華建築報》第16版 文∕中華建築報記者 周東領
作品欣賞
編著成果
· 《中國文房四寶》雜誌
主要報導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參觀中華硯文化展並接見中華硯文化志願者》、《中華硯乘“神九”飛天》、《謙虛博眾藝 厚德頌古今——記著名藝術家藍天野》、《中國文房四寶雜誌社對話中國制筆大師武京生》、《雅量含高遠 收藏見古今——訪中國收藏家協會名譽會長閻振堂》、《一江山水兩岸卷畫三江兩岸又丹青——走近《新富春山居圖》兩岸主筆宋雨桂、江明賢》、《立足古今無愧色 明覺丹青繪人生——探訪開國禮賓官、中國書畫研究院院長古今明》、《清華大學舉行山西校友捐贈巨型硯台儀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國文房四寶制墨藝術大師”魯建慶的制墨之路》、《中華歷代硯台暨紅絲硯精品展閃亮登場濰坊文博會》、《山水相連 感受多元——新加坡、馬來西亞文化代表團考察記》。
主要編寫:
《書法在韓國》、《一錘定音:中國拍場之最》、《王鐸:五百年無此君》、《根植南洋光耀世界——馬來西亞華人的書畫天地》、《學為人師 學為世范——啟功的書境》、《今春拍場,誰最火?》、《倪萍:愛畫者說》、《宋徽宗:天叢將聖,藝極於神》、《一夢千年蘭亭序韻——王羲之的書境》、《恰逢盛世 收藏升溫——潤格知多少?》、《筆尖上的文脈》、《靜觀“抱石皴”》。
·《中國水彩》雜誌
主要報導 :
“2010年上海朱家角國際水彩雙年展”、“中國著名水彩畫家談收藏”、“上海嘉泰2010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善如水——2010·中國當代水彩畫名家邀請展”、“第九屆全國水彩·粉畫作品展評選與開幕式”、“新時期中國水彩藝術創作研討會”、中國著名水彩畫家對話系列之“融合與超越——蔣振立對話王維新”。
主要編寫:《華彩清韻—中國當代優秀女水彩畫家作品選登》
·《鑒石》雜誌
主要報導 :
“北京愛石日”多屆活動新聞報導、《弘揚賞石文化 共建賞石節日——北京觀賞石協會慶賀全國“賞石日”》、《石家莊第八屆觀賞石博覽會暨首屆藏石拍賣會》、《友好中烏、以石為媒——烏干達駐華大使參觀中華硯文化館》、《大美長白山神奇松花石——第四屆中國吉林白山江源區·長白山奇石暨松花石產品博覽會》、《小武基“龍石”叫價168萬引爭議》、《京城賞石名嘴老賈》、《盆藝雅石皆情懷——記盆景奇石鑑賞家劉天明》、《居高臨遠 佰匯登峰——記佰匯古玩藝術品市場董事長高峰立》、《秦曉光:為石吟詩最動人》、《天源奇石館:一“賭”為美》、《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記奇石賞玩家宋漢軍》、《天人合一循石道——訪一得坊主人梅國華》、《磬石音韻洗風骨 雄渾溫雅石鑄魂——訪賞石收藏家王薦》、《婉約脫俗 石壇女傑——訪“樂石園”主人周川人》、《以石為伴 清心怡神——記藏石家蔡文雄》。
主要編寫:
《如何鑑別新玉與古玉》、《畫壇“潘公石”》、《用油彩低聲吟唱的詩人——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邱新良教授油畫藝術》、《生活為我出新意,我為生活傳精神——石魯的藝術世界》、《我自為我,自有我在——觀程十髮的丹青世界》、《濤聲般的沉吟與響雷般的吶喊——林風眠的藝術價值》、《奇石秀峰大千山水》、《高瞻遠矚 遠瞻山河》、《京派盆景知多少?》。
·《金潮·北部灣》雜誌
主要報導:
《寫在金色狂潮之後》、《唱哈之節》、《金色狂潮》、《一艘龍舟,一座城市》、《漫步那良古街》、《竹山一夢可千年》、《神往金灘》。
主要編寫:
《紅蟻出行說》、《水墨生活》。
·《廣西畫報·南寧時尚》雜誌
主要編寫:
《仰視的角度》、 《夜色》、《廣西著名畫家個案——走近廣西著名水彩畫家》、《廣西城市文化系列1——南寧塗鴉文化》、《廣西城市文化系列2——“啡”常生活》、《廣西城市文化系列3——滑板,時尚跳躍的音符》、《廣西城市文化系列4——街舞律動,釋放你的活力》、《廣西畫廊調查——低調是關於文化藝術的時尚》、《廣西音樂藝術報導——十年天梯》、《廣西雕塑藝術研究——作為雕塑,我們很激情!》、《街拍》、《服飾秀》、《都市情感》。